按:虽然在规划这个系列的时候希望尽量这一集和“言/怪”那一帖不要有太多的重复,即本帖专说内容特点,那帖单说语言特点,但是好像执行起来还是比较困难……所以如果实在做不到完全不重复的话,那是水平问题,不是主观故意的……
————————进入正题的分割线————————
据说喜剧的本质是表现一些具有正常假象而事实上偏离和低于历史尺度和正常尺度的事物(参见 http://151.fosu.edu.cn/mxylweb/5/5-4-1.htm),翻成人话大概就是要拿貌似nb实则sb的一些人或物来说事,在这个层面来说黄子华的功力不可谓不强大……
阿拉伯1,他特别善于把看似光鲜的言辞扒得体无完肤,给看官们油然而生一种智力上的优越感……圈1,比较典型的例子是《儿童不宜》里他对各种乐观金句的质问:先引一遍“开心也是一天,不开心也是一天”,然后严肃的分析“这句话的逻辑是两头都说得通的,开心也一天不开心也是一天,那就不开心咯”;前一句烂好人似的“做人的事最重要过得自己过得人”,后一句一脸正色说:“这句话是有四个可能性…………” 不能不让我想到我爸总连在一起念叨的“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圈2,又例如他对各位时事中心人物言论的无责任扩大:比如董爷爷的不存在;比如机场官员的私人问题;比如朱培庆的“alcohol does not induce good behavior”;又比如环保署官员的“我D不评论”……这些在新闻事件中看起来似乎漂亮的答案,一经戳破,便让人不得不站在黄子华的肩膀上一边俯视,一边嘲笑那些死撑的面孔……
阿拉伯2,他亦很钟情于使用自制的荒谬理论/逻辑去解释这个荒谬的社会,并且为了论证该理论的适用性和权威性,往往借由提出严肃问题而将该理论打扮得无比庄严,然后提出言辞三俗的理论,再从一般到特殊再由特殊到一般这么推广一轮……使得这一颗颗“严肃内核-三俗表达-严肃包装”的酒心巧克力不仅入口即化,而且还回味悠长……在这里面,圈1,流传度最高的应该是《拾下拾下》里面的“搵食啫;犯法啦”;又如(圈2)越大镬越快乐里的喺啦定律和好啊法则,配上黄生一贱既出,谁与争锋的姿态,将一切社会怪像与道德模糊与挣钱吃饭联系起来,似乎也就不再那么让人难以接受……甚或有了一种舞台上的合理……从而让我们站在高处无情的嘲笑……虽然细细回味起来,与这些社会怪像为伴而见怪不怪的我们,好像也并不干净到哪里去,但在听到黄生解析的当下,我们是置身事外开心的笑了……
阿拉伯3,而这些喜剧现象的解析往往是以问题和答案的形式来展开的……一般来说这个问题是社会常见问题,又或者是由社会热点事件派生出来的问题,本身已经是作为问题形式萦绕在大众脑海之中的,黄子华会直接用一个神奇的答案回应;好似没有问题的黄子华会为你提出一个问题之后再用一个神奇的答案来回应,在你还没有笑喘过气来的当口,他就已经回到刚才提出问题的例子将该答案代入回去,将你说服之后再从此推而广之……每一个难点他都会一一例解,能拆出来的笑点一个都不会浪费……比方说(圈1)拾下拾下里面那段爱情新鲜论,从铁达尼号电影的浪漫桥段提出男人与女人对爱情的要求,然后给出男人要新鲜与女人要保鲜的答案,再说到女人要保鲜的表现就是不停感叹:“你对我都唔似以前咁!” 再以男人要新鲜来解释女人要保鲜的需求,给出新鲜是头72小时的定义,再代回电影中人人都过不了72小时的情节,说明该电影浪漫的原因是因为主角们都还没有过了保鲜期……环环相扣,精彩至极……而事实上这段环环相扣的解析仅是更大的一段爱情的真谛与人生目的的关系里的组成部分,这种套娃似的结构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圈2,《儿童不宜》里面的进化论和阴谋论交织的那一段也是很典型的例子……致密到甚至都不好拆出来分析……可以合并至本项的也可以是刚才提到的黄生自制理论们,其实都是先由问题提出,然后悄悄推广该理论应用范围,使用一个常见或前面提过的一个例子来完全逐点例解,达到层层堆叠的笑果,最后的punch line也都非常到位,所谓幕幕高潮大概就是这个样子。
阿拉伯4,而在一些相对比较个人的情境陈述上,为了观众容易代入,黄生有两招杀手锏,(圈1)一是比较喜欢刻意制造悖论,让主人公陷入两难境地从而达到让人爆笑的目的,例如黄生小时候认为读书的目的是升班,而某老师让他们全班留级好好读书,于是黄生就陷入了鸡生蛋蛋生鸡的套圈……表现出暂时思考无能的表情……底下就笑成一片了……类似的情境有演戏与栋笃笑,投资与人生意义等等,说的都是些无解的问题……但也不至于过于沉重。(圈2)二是改编各种金曲,熟悉的旋律瞬时间就让观众穿越到黄生所设定的旋律,而关注在笑点上……“每一次二百文,又一次二百文”的歌声响起,就让人不得不叹服于好的改编歌词在笑话界的地位,真是铁一般的效果……配合黄生的模仿功力,就变成不锈钢般的效果了……:P
阿拉伯5,在每个黄生长达一个半到两个半小时的show里,无缝过渡带来的观赏愉悦也是不得不说的。《拾下拾下》中说恋爱要讲EQ IQ,AQ,其实讲的是ICQ,从而顺利将话题从爱情和人生转到当时刚刚兴起的网恋…………再如大镬中“我都不知道我为什么这么讨人厌,但是你不能恨我,因为我永远是跟足潮流的”……然后转到瓶装水以及各种潮流,包括瓶装水,早期运动鞋,换手机,早期电话,唱完只抽歌为潮流定义之后……再进入唱歌不看歌词的板块……整段过渡之平滑,让我看一次鼓一次掌……大镬在每个过渡细节上的用心真让人爱不释手。
阿拉伯6,除去刚才提到的这些强大到无比的脚本编写技巧之外,黄生的现场功力也堪称5星加加加……从能看到的音像制品来说,黄生的有些现场吐槽真是让人拍案叫绝……比方说《冇炭用》里他问观众们最畅销的书是什么,底下有人喊东周刊(当初登刘嘉玲裸照的杂志),他说这是显示了该观众的文化水平,后来觉得吐得太狠,又补了一句:“是显示了你的记忆力”……《儿童不宜》里对敢于说自己不主动的观众更是一波接一波的无情攻击,以至于最后说到“你不主动不就是单身一个咯”的时候该观众也只能放弃抵抗鼓掌叫好起来……等等等等,不一而足,往往比正文更好笑……而且很多时候你分不太清楚哪部分是即场,那部分是早就写好的,比方说《拾下拾下》里面调侃李泽楷他们家三位一体的那一段(更像是现挂),或者《儿童不宜》里面说男士三不的时候表示自己是明星,然后自嘲的那一段(更像是写好的),而之后开灯梗的连用就更像是常年舞台经验积累的即场技巧……最近的是《娱乐圈血肉史二》里面关灯的那一段……不知道最后放进DVD了没…………至于娱二的现场视频里被钱包扔中的那一段,那绝对就是现场发挥了……说起来,他从拾下拾下开始就老师呼吁观众扔钱包上舞台的这个梗终于得到了实打实的回应,我都替他欣慰……
阿拉伯7,除了在笑话界已有的各种技巧上的探索,我总觉得黄生在后期应该是借鉴了一些笑话界和哲学界以外的东西,因为他show里的三翻四抖是相声常有而stand comedy不常有的东西:即是在show的不同部分带出同一个概念或者同一句台词,产生不同笑点的同时让人倍感亲切……光是在《儿童不宜》里面就有“marvelous”,“真心说话用外文讲,真心多点”,“好熟口面”……等等众多例子。而在秋前里面那个女精神病的意象,出现得很理论……又很像是话剧的风范……
其实任何人,能够在自己的作品里做到以上七点,那基本上就可以在表演界成就一番地位了,可黄生最重要的卖点却并不在此……真正能把这些东西揉在一起卖出光彩的,(阿拉伯8)其实是他的“贱”……这个卖贱的黄子华也就是他在每个show中扮演的那个似乎境遇总是略低于社会平均水平的主人公,无论是茄哩啡,破碎家庭中的拖油瓶,还是金融风暴中的倒霉蛋,或者台风天惦记着开台的上班族……无不如此。而这个主人公也总是坦荡承认一些主流价值观中水准以下的事,例如烂赌,咸湿,没有同情心等等……他在show中塑造的这个“我”就是标准的“具有正常假象而事实上偏离和低于历史尺度和正常尺度的事物”……让看官们越看越欢喜,越看越自大,继而发出阵阵笑声……很难想象如果没有这样的表演智慧,子华关心的那些沉重话题如何才能够吸引观众,倘若是他站在了卫道士的角度去批判那些种种……那就是播新闻了,嗯。……当然近来的一些show里又加入了卖萌卖嗲的元素,那就是后话了……
————————虎头蛇尾的分割线——————————
后记:在写这个系列的时候的状态很奇妙,常常是胸中早有千言,但是不敢妄言一语,总要反复回去看视频确定台词,但往往在这个过程中又新生出很多想法,常常不忍舍弃,追逐着火花又上了岔路去写别的……如是拉杂,经常就不知道跑到了哪里去,只好整段重写……或者要不就是干脆对着视频流连忘返,根本就忘了其实俺是在查资料这回事……-_-b……不过好歹是在2012来临之前把黄生的德言容功粗粗梳理了一遍,这个系列里说到的大部分内容似乎都出现在97之后的show里……不是之前的五个我不喜欢,但是那些真的是内容远远大于形式,关注的政治话题比较压抑,表演和剧本技巧上相对在探索期,没有后面线索这么明显(或者说太明显了,如《跟着去边度》)和纯熟,所以暂时放一放,后面再单开帖子来说我对它们的感受……休息,休息一下
2011年11月27日星期日
自我批判的新角落……
又到了holiday season,各个商家都拼了命的祭出各种促销绝招……礼包打折买一赠N(N可以为分数)……等等等等,然后把俺们一如既往的带进了各种想买的坑…………虽然理论上来说对俺没用的东西不要钱对俺也没用,可好像眼前有便宜不占也让人很是心有不忿……并且这种不忿总是会趁着俺意志薄弱忘记防范的时候占满脑子,居然让人挥之不去……然后就总是有抗拒不住的时候找了理由疯狂shopping一番,一番……又一番……-_-b
然后俺就开始反思俺的购物习惯……真正完全没用的东西似乎确实也很少买,可是那种只有理论上会用的东西到处都是,耐用品囤,易耗品大量囤……似乎只要有一丝用到的可能就会囤起来以防万一,然后常常一囤就过了期……什么卫生纸洗发水洗衣液……主食副食调味品……啤酒饮料巧克力……蜡烛精油芳香剂……香水护肤品化妆品……任意一样都足够俺至少半年的用度,连盐俺都卖了2盒1KG的放在柜子里……更不提那些思维实验里无比有用结果最后买了以后就放那落灰的烧钱货们……在这个发达的商品社会,24小时内基本上可以满足一切必需品到货的情况下,俺到底是从哪里来的这种对物资的不安全感?
回头找专业人员咨询一下这种症状有啥名儿没……
然后俺就开始反思俺的购物习惯……真正完全没用的东西似乎确实也很少买,可是那种只有理论上会用的东西到处都是,耐用品囤,易耗品大量囤……似乎只要有一丝用到的可能就会囤起来以防万一,然后常常一囤就过了期……什么卫生纸洗发水洗衣液……主食副食调味品……啤酒饮料巧克力……蜡烛精油芳香剂……香水护肤品化妆品……任意一样都足够俺至少半年的用度,连盐俺都卖了2盒1KG的放在柜子里……更不提那些思维实验里无比有用结果最后买了以后就放那落灰的烧钱货们……在这个发达的商品社会,24小时内基本上可以满足一切必需品到货的情况下,俺到底是从哪里来的这种对物资的不安全感?
回头找专业人员咨询一下这种症状有啥名儿没……
2011年11月21日星期一
微博小记
从buzz宣布要撤开始,俺就开始各处找下家,什么贴吧微博SNS...甚至窜回到VeryCD的BBS去怀念了两眼,最后觉得唯一算比较符合我要求的还是新浪微博……可供围观的靠谱有趣的人相对多一些。
就这么玩了几天,稍微写下感想,留作存档……
1.
当然以我一贯的负面态度,先说的自然也是不顺眼的的事……首先这个玩意最大的问题不是我之前担心的思考的片段化和零散化,而是信息的同质化~~尤其是热门事件和新段子,你就能在24至72小时之内看见你关注的人恨不得都转发一遍,然后微博又没有BUZZ那种自动合并同类项的便利,一次又一次看见同样的东西就迅速的导致你对该事件/段子的审美疲劳,更别提有些老段子的疯狂传播了……
而且,这样的同质化似乎是不可避免的,因为通常来说我们关注的人群总是一撮一撮的,例如公知撮,娱乐撮,段子撮,同学撮……而这些人之间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圈子里的,他们的互动就只能导致你一遍一遍的浏览到同样的内容。
2.
不过微博的优点也是显而易见的,确然是能快速接触到各种神奇的想法,并且可以按需定制你想要接触的信息(filter bubble似乎也不是完全负面的),在河蟹君留下一地鸡毛之前就把事情给围观了个钱饱货足……更何况,这些玩意往往是一手的……这些优点大概 twitter也有,但是对俺这样的中文用户而言显然是墙内平台比较有优势……
3.
微博的粘性似乎也很高,很容易就让俺陷入那种没事就刷微博的状态……跟当年泡坛子的时候那种晒时间程度有一拼,而且泡坛子你还得时不时憋点东西,微博连这个门槛都没有,随便转发一下短评两句就可以维持一个很其乐融融的状态……也更容易让人满足于小火花的一闪现……
4.
微博上容易找到好些失散已久的过去的关注点,就像俺大二不再买的郑渊洁,研一开始没看的米兰,三五年前不玩了的论坛,以及失散在墙内的朋友……
说起来,郑叔叔还真是一丁丁点都没变,从絮叨的方式,到一条线的思维……真是适合微博……啥时候单开贴另说一下他吧。
————————一脑袋浆糊的分割线————————
今儿状态不好……如果有人看的话就担待点吧……-_-b
对了……微博于我的最后一个点就是……老点起些小火花,本来就积了好多好多的blog更写不完了……啊啊啊啊啊
就这么玩了几天,稍微写下感想,留作存档……
1.
当然以我一贯的负面态度,先说的自然也是不顺眼的的事……首先这个玩意最大的问题不是我之前担心的思考的片段化和零散化,而是信息的同质化~~尤其是热门事件和新段子,你就能在24至72小时之内看见你关注的人恨不得都转发一遍,然后微博又没有BUZZ那种自动合并同类项的便利,一次又一次看见同样的东西就迅速的导致你对该事件/段子的审美疲劳,更别提有些老段子的疯狂传播了……
而且,这样的同质化似乎是不可避免的,因为通常来说我们关注的人群总是一撮一撮的,例如公知撮,娱乐撮,段子撮,同学撮……而这些人之间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圈子里的,他们的互动就只能导致你一遍一遍的浏览到同样的内容。
2.
不过微博的优点也是显而易见的,确然是能快速接触到各种神奇的想法,并且可以按需定制你想要接触的信息(filter bubble似乎也不是完全负面的),在河蟹君留下一地鸡毛之前就把事情给围观了个钱饱货足……更何况,这些玩意往往是一手的……这些优点大概 twitter也有,但是对俺这样的中文用户而言显然是墙内平台比较有优势……
3.
微博的粘性似乎也很高,很容易就让俺陷入那种没事就刷微博的状态……跟当年泡坛子的时候那种晒时间程度有一拼,而且泡坛子你还得时不时憋点东西,微博连这个门槛都没有,随便转发一下短评两句就可以维持一个很其乐融融的状态……也更容易让人满足于小火花的一闪现……
4.
微博上容易找到好些失散已久的过去的关注点,就像俺大二不再买的郑渊洁,研一开始没看的米兰,三五年前不玩了的论坛,以及失散在墙内的朋友……
说起来,郑叔叔还真是一丁丁点都没变,从絮叨的方式,到一条线的思维……真是适合微博……啥时候单开贴另说一下他吧。
————————一脑袋浆糊的分割线————————
今儿状态不好……如果有人看的话就担待点吧……-_-b
对了……微博于我的最后一个点就是……老点起些小火花,本来就积了好多好多的blog更写不完了……啊啊啊啊啊
2011年11月15日星期二
淡淡学英语(六)……包包的种类
昨儿淘了一个晚宴包,总觉得是应该有个什么说法……回来查单词,结果词霸上竟然没有,而google翻译给的就是个evening bag这样毫无技术含量的说法,俺还纠结了好一阵,后来果然还是wiki大神出面摆平了这个事……而包包,显然也不是我印象中的purse和handbag这么简单而已……顺着wiki给出来的单子,翻一翻,记一记……时尚白痴的扫盲工作是要多艰巨有多艰巨……
有兴趣看原文的朋友出门右转到这里:http://en.wikipedia.org/wiki/Handbag
1.Baguette - a small, narrow, rectangular shape purse, resembling a French loaf of bread (baguette)
小个的方形包,FENDI家超级多,下面这个是prada的
2.Barrel - shaped like a barrel or closed tube, usually with shoulder-length straps
圆筒包,通常有背带
3.Bowling bag purse - a popular 1990s "retro" style for younger women, modelled after American bags used to carry bowling balls
保龄球包,所以最早其实就是用来装保龄球的……-_-b
4.Bucket bag - shaped like a bucket, medium-size or large, with shoulder straps and a drawstring closure
马桶包……
5.Clutch - a handbag without handles, rectangular in shape, often an evening bag but used during the day as well
抓包,握包?反正就是拿在手里没有把的包包……
6.Doctor's bag - modelled after a Victorian era doctor's bag for making housecalls
医生包……很多很多年以前医生用的包包就是这个样子的
7.Drawstring - a purse that closes with a drawstring at the top, may have wrist- or shoulder-length straps, popular as an evening bag style
抽带包……其实不就是马桶包么??
8.Half-moon - shaped as a half-moon
半月包?
9.Hobo - medium-size crescent-shaped bag with a top zipper and often a slouch or dip in the centre; a modern, casual silhouette
手提包……似乎就是最常见的手提包
10.Messenger bag - one long strap worn across the body, inspired by bags worn by urban messengers to deliver business mail, a modern silhouette
单肩书包……好像男生背的比较多
11.Minaudière - a small rectangular evening bag, usually hard-bodied, sometimes held inside a soft fabric bag that serves as a sleeve
晚宴包……所以查不到啊……因为是法语又……-_-b
12.Muff - a winter bag made of real or faux fur, wool or velvet that has zippered compartments and a slip opening for hands
毛包……毛茸茸的包包
13.Pocketbook - small purse, rectangular shape
方形小包……不知道是不是就是长夹?
14.Saddle purse - shaped like a horse saddle, may have equestrian motifs and hardware to emphasize the design
马鞍包……
15.Satchel - a soft-sided case usually of leather, with a top zipper and a wide, flat bottom; has two short handles and often also has a detachable strap
单肩/斜挎/手提包……肩带通常可调……据说这个包和messenger bag的区别在于肩带的长短……好吧,我时尚无能,无法辨别
16.Tote - medium to large bag with two straps and an open top
无拉链大包……
17.Trapezoid - shaped as a trapezoid, usually made of stiff material
梯形包……如果是等腰直角梯形的话就变成方包了吧……哈哈
2011年11月3日星期四
最近的相声……(4)
之前小说了一下小健健,今儿就说小岳岳吧…… 他最近这一年的势头很是不错, 一方面是老郭在柱子们频繁出走的情况下的力捧, 一方面这哥们也确实争气,瞬间就华丽变身成功为人气演员了……
相信不少关注德云社但还不到钢丝级别的孩子对岳云鹏的出头都感觉 有些突然,个人就表示在杂学唱之前对这哥们完全没印象…… 然后一首嫁接版的《最浪漫的事》就忽地一下有了面目,加上《 忐忑》《又见炊烟》一干小曲,还有老郭那儿过继来的《送情郎》, 俨然就有了柳活架子的范儿……显然在后台是没少下功夫……至于后来还捣鼓出了《五环之歌》这样的铁效果段子,那就更是锦上添花了……
能听出来下功夫的也不止是学唱这一门, 他的《怯大鼓》、《卖挂票》、《当行论》也是拆洗得有滋有味,那个疯癫状态下的“ 二婶,二婶”更是一时之间成了各园子里都爱现挂的包外包(就我印象中别的版本都没有二婶……所以认定是原创的吧)……被广泛运用的拼音哏似乎也是这孩子的首创,cua猜确然是听一次笑一次……
简单概括一下,他的成长中贯穿的主线其实就是“越不要脸越有脸” 这句古训……这从09年以前和最近这一两年的视频的简单对比里能看出来……现在 的小岳岳杀手锏有两个:一是犯横,对观众说一些“爱信不信!反正不退票!”之类的话,二是犯贱,招惹一些惹不起的人(如捧哏,观众等等)之后瞬间认 错,然后作可爱状以求得原谅,尤其在跟孙越合作之后这种类似犯贱作死的桥段练得是炉火纯青…………即使这样的现场反应中有些比较生硬和程式化的痕迹,观众 们还是很高兴……你很难想象这样的哥们当初还被嘘下去过,所以说那时候他肯定没有现在这么不要脸……哈哈哈哈……更别提他在各种女性歌曲演绎的时候表现得 巨真心的妩媚了……刚开始练的时候那得需要多坚强的神经啊……
这孩子目前略欠的东西就是贯口和现挂了,毕竟不是打小练的嘴皮,所以《报菜名》这样的段子演起来就显得有些吃力不讨好,而好些段子每次每次都一样的使法确实你就能感受到这孩子不是抖机灵的型,难得的是,这样反而激起了观众们勤能补拙的感叹,男女主要是女粉丝不计其数……这就叫有观众缘不是 ?!
——————————应观众要求加入广告视频的分割线————————
《学歌曲》
《怯大鼓》:
《当行论》:
相信不少关注德云社但还不到钢丝级别的孩子对岳云鹏的出头都感觉
能听出来下功夫的也不止是学唱这一门,
简单概括一下,他的成长中贯穿的主线其实就是“越不要脸越有脸”
这孩子目前略欠的东西就是贯口和现挂了,毕竟不是打小练的嘴皮,所以《报菜名》这样的段子演起来就显得有些吃力不讨好,而好些段子每次每次都一样的使法确实你就能感受到这孩子不是抖机灵的型,难得的是,这样反而激起了观众们勤能补拙的感叹,男女主要是女粉丝不计其数……这就叫有观众缘不是 ?!
——————————应观众要求加入广告视频的分割线————————
《学歌曲》
《怯大鼓》:
《当行论》:
订阅:
博文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