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方韩这事的个人看法的分割线——————
顺着司马南的言论去翻南方的原文来看了一下(这里),然后又顺着这篇的评论翻到了文汇报的一篇(这里),两篇确实都不是什么中立的玩意,南方那篇明显是挺韩的软文,文汇那篇明显是上纲上线的倒韩书……不过二者对比阅读的话南方的更让我觉得磊落一些,起码人家就是用一方视角走的叙事路线,完全就没有想要标榜自己遍阅各种争论然后显示自己逻辑强大中立客观一切以理性出发等等之类,后者的挺韩文大概是这个样子的:这里(这篇很长,很有阅读乐趣)……
当然个人观点首先是:韩寒的东西尤其是《三重门》或者《求医》这样社会价值仅限于畅销的作品有没有人代笔有个毛的质疑意义。不过既然有人质疑了,而且质疑到现在这个份上了,用某大V的话说这就变成了信仰问题,信者恒信,疑者恒疑……但很神奇的是现在的主流质疑们使用的词汇是“ 常识加逻辑与奇迹加信仰之间的争斗 ”(赵鼎新语)……搞得我很无语,不是说我多信仰韩寒,而是韩寒的东西有到奇迹和信仰的程度么?(是的,我是不信韩寒有人代笔的)
我仿佛记得高中的时候大概是流行过这么几本描写年轻人的书:《花季·雨季》、《三重门》、《第一次的亲密接触》,以及个人看了不知道别人看了没有的《男生贾里》《女生贾梅》《小鬼鲁智胜》……当年这几本小说我的看后反应如下:《花季·雨季》——为什么这书也能卖钱?我都比她强……;《三重门》——挺有意思,我也要写小说;《第一次的亲密接触》——台湾房子好贵,这书真能扯;《男生贾里》系列——这才是小说啊!
现在居然《三重门》在倒韩阵营的口中被解读为学贯中西古今,文字有洁癖,处处有火花……行文可比钱钟书,英语至少有专八的这么一个玩意……然后我就震惊了……我当年看的和他们说的是同一本《三重门》么?然后我就又翻了一个头来看,发现还是我印象中那个处处抖机灵的样子,没有看出来多少天才的痕迹,当然我还是写不出来到那个水准的东西……不过考虑到写作从来都不是诚实的玩意,回头在我写的东西里塑造一个我想看到的我就好了……咩哈哈
对……写作在我看来从来都是不诚实的东西,所以看到那些对文章具体细节的质疑我真是欲吐血不能,我一个不出版不用注意自己文字中形象的孩子也会常常写下一些并不存在的故事,何况是要写字吃饭的人写下一些并不能证实(或证伪)的字句……莫非我写了“黄汤常使醉”就说明我是酒精饮料爱好者么?更关键的是,说明我常常有钱买酒精饮料么?-_-b
而且因为这样的不诚实,谁TM也不会完全记得自己写过什么东西,考虑到一个人甚至不能100%记起自己昨天做过的所有事,记住自己写下的每一个字那绝对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除了极度自恋一遍遍诵读自己作品的孩子,忘掉一部分才是常理吧……那么人物,故事,甚至整本书呢?……我翻出了高中的手稿,作为一个记忆力还不错的孩子,发现连主角的名字我都忘了,更别提是为啥要取这么一个名……郝若晓……是好弱小的意思么?真TND的蛋疼……金庸要是记得朱长龄,就不会让丫一直进退不得就没了他的线,别提网上各种坑爹的小说,《诛仙》里作者忘了填的坑要数起来都能堆一米多高……那些都还是写着写着就忘了的……不过当然这又犯了情境代入的逻辑错误,所以其实我说的就是,我不信……骂战这种事,哪有公正客观可言……
不太久之前我跟阿标同学说:“韩寒这个事对我来说唯一的意义就是说明国内的危机公关事业还多么幼稚,如果立志于这方面发展的话还能有很不错的发展空间。” 不太久之后我才意识到,韩寒这场失败的公关其实于我更大的意义在于我成功的发现了阿标同学的情商和我的一样低,而我其实并不像我想象的那么热爱阿标同学……她老人家爱干嘛真是和我半毛钱关系没有的存在......
而发现自己并不那么在乎一个人之后的心情是出奇轻松的,因为忽然之间很多事情就有了合理的解释……比方说阿标同学的情商可能并不比我的更低,只是她的内心深处可能也像我不在乎她一样的不在乎我而已……其实我俩的观点常常不同,但是以前别的话题中俺完全没有发现这种事实上的互不在乎来着……事实上要不是SB同学那种对陌生人的当面谩骂震撼到了我,然后回过味来才明白这种不在乎深植已久,还不知道俺自动过滤的这个功能还会开多久……所以心理距离这种东西真是种微妙而神奇的玩意,每次都被trick到真是让人有点略感不忿,还是要努力学习心理学么?……单子上要干的事怎么总是越积越多然后完成得越来越慢? 皑皑
……好像又跑偏了,俺的议论文似乎历来就是这个调调,也不爱摆事实说论据啥的,直接就结论了……好在反正也是自娱自乐的东西,无所谓啦